中国离子膜法的平均电耗2286kW·h/t,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差17%-43%。2000年中国离子膜法制高纯的蒸汽消耗平均为0.67t(折标煤95.7kg)。有些厂家未经蒸发而直接按30%液碱出售,而日本的蒸汽消耗只有0.343t(折标准煤49kg),综合能耗国内平均水平比国外高31%左右。盐耗高国外离子膜法的盐耗一般在1.5t以下,国内盐耗一般在1.55~1.60t,甚至有些厂高达1.67~1.76t,相差50kg左右。因此,要加快氯碱生产和配套设备研发,开发先进的国产的离子交换膜,降低能耗和盐耗,降低成本。耗氯精细化工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其技术开发周期长,科研投入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由于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垄断性极强,所以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必须两条腿走,一方面不能忽视国外的新技术发展状况,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技术开发。国外各大精细化工企业为了取得技术的垄断和技术的,在科研的资金投入上一般占销售收入的5%~10%。许多精细化工产品的技术和设备被世界少数几家公司垄断,在这些产品未进入期前,一般只销售产品,不会转让核心技术,比如市场前景看好的氯化聚产品,其生产技术被美、日、德等国的公司垄断,并建立了完整的应用体系。而且高附加值的氯化聚、氯化橡胶等精细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也基本被垄断。在国内的企业中,以山东潍坊亚星集团发展氯化聚乙烯为例,在抓住机遇、买断国外公司氯化聚乙烯生产技术以后,亚星以氯化聚乙烯为核心,通过不断的技术开发,形成了具有企业核心技术的产品体系,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许多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也能够生产,但产量低、成本差,只能应用于低档领域,其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掌握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技术开发投人力度不够。
1、随着大型氯碱装置和大型石化项目建设,乙烯法聚产能将快速增长,装置规模将逐渐大型化。相关企业要逐步改变以前氯碱与石化脱节及大宗有机氯产品装置规模较小的问题。2、有机氯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应得到重视。如氯化钛技术、共氧化法制备技术、水相法合成氯化高聚物技术、气相法合成技术、醋酐催化氯化法生产氯技术等。3、要大力开发有机氯中间体异构体调比技术。4、在未来有机氯产品贸易中将更多地出现反倾销,国内企业要充分了解和理解反倾销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5、氯碱生产企业应高度重视氯、碱、氢平衡问题,充分利用氢气和碱资源开发相关产品,提高竞争力。6、由于国家对化学品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部分化工产品难以运输的情况,相关企业要特别重视有机氯产品的区域性短缺问题。
前景广阔盐化工产业与针纺织、电子、等工业门类相比较,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且财税贡献突出。国内外对以化工产品为主要上游原材料的产品需求量猛增,许多化工产业投资者纷纷把目光转向盐化工产业开发。市场空间大盐化工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形成以盐为基础产品,以纯碱和氯碱为龙头的两碱及其下游产品开发并存的盐化工产业结构,盐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制盐工业2006年原盐产量为6300万吨,比上年增长40%;氯碱工业加工产品是聚,预计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200万吨;纯碱工业前景良好,预计未来5-10年,中国对纯碱的需求年均将以6%左右的速度增加。存在问题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在工农业及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石盐除加工成精盐可供食用外,还是化学工业基本的原料之一,被誉为“化学工业”。石盐经干燥、电解可制取和。在无机工业中可作为制取钠化合物的原料,在冶金工业中用于还原钛、锆等的化合物,在炼油工业中又是良好的脱硫剂…….用于生产次、、三氯化铁等无机化工产品,畜牧盐加工设备质量好,还可用于生产氯、一氯代苯等有机氯化物。盐卤水经提纯、电解,加水分解后,可生产、纯碱等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产品。石盐也用于生产人工海水和电化学蚀剂、刻蚀铝箔和转变冰点、公路路面的冬季保护等。用于溶解开采法或水冶金法提取金属矿体边界的有用金属等。据统计,畜牧盐加工设备生产线,在工农业中应用的盐及其衍生物约有15000种之多,畜牧盐加工设备安装,可见,石盐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2010年1月13日,河北省近日发现千亿吨巨大盐矿资源,仅先期勘探到的100亿吨储量就可开采600年以上。此盐矿位于河北省邢台宁晋县城东部400公里范围内,盐层埋藏深度约2600米,畜牧盐加工设备,盐层厚度100—300米,预测远景储量1000亿吨以上,并且品位优良,是我国中东部地区罕见的特大岩盐矿藏。勘探资料表明,这个盐矿先期勘探的40多平方公里储量就达到100亿吨,可开采600年以上。另外,陕西榆林地区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50%, 其潜在价值达33万亿元。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米脂,绥德、佳县、吴堡等地。江苏省淮安市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
姓名: | 潘经理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869683092 |
业务 QQ: | 1090004124 |
公司地址: | 寿光市侯镇甫刘村-昌大路以东-教学楼北临 |
电话: | 0536-5390657 |
传真: | 0536-5390657 |